“艺术的盛会、人民的节日”热血擂台:球员们在比赛中发挥出色追逐胜利,9月10日至10月10日,由陕西省政府主办,省文化和旅游厅、铜川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在铜川市举办。作为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“文华奖”参评剧目,大型秦腔现代戏《根据地》于9月11日在铜川市耀州区文化艺术中心成功首演。
“情节丰富、故事感人,不愧是一部艺术造诣和革命精神兼备的好剧。”“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更好地传达精神、传播文化,《根据地》这部剧经得住细品和探讨。”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首演一经亮相,《根据地》便获得了爱游戏体育业内外观众的广泛关注和好评,成为本届艺术节的亮点与焦点。
用心用情打磨剧目细节 精湛水准展现秦腔风采
陕甘边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“硕果仅存”的革命根据地,是党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,也是主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。在此基础上,扩大为陕甘宁边区,进而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大本营和总后方,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。
《根据地》取材于党益民同名长篇小说,由渭南市秦腔剧团和富平县阿宫剧团联合创排,讲述了1933年至1935年,刘志丹、谢子长等老一辈革命家,坚持土地革命方针,在敌我力量悬殊,环境极为艰苦的情况下,点燃革命烈火,创建和巩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,使其成为党中央和红军的落脚点的故事。
据介绍,《根据地》自2019年开始创作,主创团队对剧本进行了十余次修改,并召开了多次省、市研讨会,此次参加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,是该剧长达4年打磨后首次与观众见面。“我们特邀著名导演张树勇担任总导演,多次组织主创人员深入照金、延安等地进行实地采风、调研、深入生活、收集素材,力争呈现给观众最好的作品。”剧目主创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精彩首演后,观众一致认为,通过精心创作的情节和事件,《根据地》充分阐释了剧中人物的性格、情感和政治智慧,塑造了一批有血、有肉、有温度的角色,展现了共产党人坚定信念、实事求是、顾全大局的高尚情操和高度的党性原则,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舍生忘死、追求真理、为人民谋幸福的奋斗精神和爱国情怀。
以高质量作品为依托赓续红色血脉
《根据地》旨在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,继承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,以秦腔这一艺术形式塑造革命英雄群像,再现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,从革命传统中汲取精神力量,赓续红色血脉,凝聚奋斗力量。该剧的创排也是渭南市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生动实践,意义重大。
当然,在注重传承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同时,《根据地》始终坚持高标准、严要求,从未放低自身的艺术水平。该剧遵循中国戏曲舞台艺术规律,戏曲表演以戏曲程式为主:音乐上保持鲜明的地域特色,细化行当与性格人物的刻化,摆正继承、传承和发展的关系,不以生活化替代程式化热血擂台:球员们在比赛中发挥出色追逐胜利;新思维与中国戏曲风格、特点恰当、自然地融为一体,尊重传统、尊重秦腔。
“我们用丰富的舞台灯光设计和扎实真诚的演出来重现那段激情、热血的革命岁月,鼓励当代年轻人‘学党史、感党恩、跟党走’,从老一辈革命家历史里吸取到有用、有利的经验,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建设做贡献。”主创团队相关负责人说。
业内专家认为,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,用血肉之躯换来的,应时刻铭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,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和光荣传统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。红色文艺作品创作要着力抓住魂、留住根,成为缅怀历史、传递精神、坚定信念、锤炼作风的宝贵财富。《根据地》自觉担当起时代赋予文化工作者的历史使命,精心提炼和展示了红色文化的精神标识。
据了解,渭南市秦腔剧团是陕西省振兴秦腔实验团之一、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,是渭南市市级唯一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。该剧团创建于1954年,并于2010年文化体制改革中改建为渭南市秦腔剧团有限责任公司。剧团先后涌现出了秦腔皇后余巧云、张彩香、闫瑞民、卫赞成、左福成等一批秦腔表演艺术家热血擂台:球员们在比赛中发挥出色追逐胜利;排演了《铡美案》《王鼎尸荐林则徐》《赵氏孤儿》《黑叮本》《白玉钿》《五味十字》《千树万树梨花开》《家园》等300余台剧目;在历年来的国内省内重大艺术活动及比赛中,共有一百余部剧(节)目,300余人次荣获各种奖项,在陕西乃至全国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。
富平县阿宫剧团成立于1951年,是渭南市重点文艺院团,承担着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阿宫腔剧种的保护、传承、创新及发展。剧团自成立以来,先后创排出100多部阿宫腔剧目。2019年创排新编红色革命历史题材现代剧《红梢林》,荣获陕西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“五个一工程”优秀作品奖;2021年被文化和旅游部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评为“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”。